英鎊兌美元匯率顯著上漲,達到近四年未見的水準。然而,由於對英國經濟和潛在的貨幣政策調整的擔憂,分析師對進一步上漲的可能性仍持謹慎態度。
RBC Brewin Dolphin 市場分析主管 Janet Mui 認為,英鎊的漲幅很大程度上歸因於美元疲軟,而不是英鎊本身固有的優勢。美國前總統唐納德·川普 (Donald Trump) 今年早些時候不可預測的貿易政策動搖了對美國資產的信心,引發了對去美元化的擔憂。
景順全球資產配置研究主管 Paul Jackson 指出,英鎊正在從前首相 Liz Truss 推出的備受爭議的「迷你預算」後的低點回升。然而,Jackson 同意美元疲軟是主要驅動因素,並指出英鎊兌歐元貶值。
Jackson 預計,由於對美國經濟和財政/貿易政策的擔憂,美元將持續疲軟。相反,他認為由於對即將到來的財政刺激措施的樂觀情緒,特別是在德國,歐元可能會走強。他認為歐洲央行 (ECB) 可能已經完成了大部分寬鬆週期,而英國央行 (BoE) 和美國聯準會「還有很多工作要做」。Jackson 預測 12 個月內英鎊兌美元匯率約為 1.40,英鎊兌歐元匯率為 1.15。
Mui 預計英鎊近期前景並不樂觀,理由是英國經濟動能放緩以及英國央行可能降息。不過,她認為英國與歐盟關係的改善可能會成為英鎊長期走強的催化劑。
霸菱多元資產集團投資經理 Brian Mangwiro 持有更悲觀的看法。他預計六個月後歐元兌英鎊匯率為 0.875,英鎊兌美元匯率為 1.30。他將今年英鎊的表現歸因於「解放日」後的美元拋售,而不是潛在的經濟實力。
Mangwiro 認為,去美元化風險似乎「被誇大了」。他預計隨著美國增長前景改善且企業獲利保持韌性,美元將反彈。此外,目前極端的美元空頭部位可能會助長反彈,進而拖累英鎊兌美元走低。
Chatham Financial EMEA 執行合夥人兼負責人 Jackie Bowie 將英鎊描述為「儘管在全球外匯市場中扮演著『超大角色』,但仍在努力重拾昔日輝煌的貨幣」。她認為英鎊的前景喜憂參半,既有樂觀的理由,也有挑戰。她預計在政府支出的支持下,經濟將實現「溫和」增長。她補充說,貨幣政策預計將保持英鎊的吸引力,但地緣政治環境將在決定這是否有利於英鎊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特別是相對於歐元而言。
免責聲明:此分析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人在做出任何投資決策之前,應諮詢合格的財務顧問。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
set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