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23年第四財季博通(Broadcom)業績超越預期帶動股價大漲13%之後,週四博通發布 2025 財年第一季度財報,營收與盈利雙雙超越市場預期,並提供了強勁的第二季度指引,帶動博通(Broadcom)股價在盤後交易中大漲 16%。
根據財報,博通(Broadcom)第一季度的調整後每股盈餘(EPS)達 $1.60,超過市場預測的 $1.49。此外,該季度營收報 $149.2 億美元,同樣高於分析師預估的 $146.1 億美元。這份強勁的財報展現了博通在半導體與基礎設施軟體業務的穩健成長,也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其未來業績的信心。
展望 2025 財年第二季度,博通(Broadcom)預計營收將達 $149 億美元,超越華爾街分析師預測的 $147.6 億美元,進一步印證了公司業務的持續增長動能。
人工智慧(AI)業務已成為博通(Broadcom)財報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之一。第一季度,該公司來自 AI 的營收達 $41 億美元,同比大增 77%。AI 相關業務被歸類於「半導體解決方案」部門,該部門整體營收達 $82.1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11%。
博通憑藉其在數據中心 AI 基礎設施領域的領先地位,成為 Google 訂製 AI 晶片的主要供應商,並為雲端運算公司提供關鍵組件,支援 AI 運算所需的網絡架構。隨著 AI 應用的普及,博通在該領域的發展潛力仍然巨大。
博通預計,2025 財年第二季度 AI 營收將進一步增長至 $44 億美元,顯示 AI 相關產品的需求仍處於強勁增長階段。
博通執行長 陳福陽(Hock Tan) 在聲明中強調,公司正與多家大型雲端運算企業深化合作,並致力於為超大規模雲端服務商(Hyperscalers)開發客製化 AI 晶片。目前,博通已與 三家主要雲端運算客戶 達成 AI 晶片開發合作,並進一步拓展至 兩家新的雲端企業,同時還在與 四家潛在客戶 洽談新合作。
陳福陽也明確表示,博通在選擇合作夥伴時,只會與擁有大規模部署能力的企業合作,而不會與初創公司合作,以確保其 AI 業務的長期穩定發展。
除了半導體業務外,博通的 基礎設施軟體業務 也展現出顯著成長。該業務來自於 2023 年第四季度完成的 VMware 併購,並在本季度錄得 $67 億美元 的營收,年增 47%。
VMware 的加入進一步強化了博通(Broadcom)在企業 IT 基礎設施領域的影響力,為公司帶來更多元化的收入來源,並與 AI 業務形成良好的互補效應。
儘管博通財報表現亮眼,其股價在 2025 年初至今仍累計下跌 約 23%,主要原因在於市場對 特朗普關稅政策 可能帶來的不確定性表示擔憂,導致投資者減少對風險資產的配置。
然而,在強勁財報與樂觀 AI 展望的推動下,博通(Broadcom)股票在財報公布後的盤後交易中飆升 16%,展現市場對其未來增長的高度期待。
博通透過 AI 業務的強勁成長,推動整體業績表現超越市場預期,並提供樂觀的第二季度財測。儘管市場對宏觀經濟環境存在擔憂,但 AI 需求的持續上升、與雲端企業的深入合作、以及 VMware 併購帶來的軟體業務增長,都將進一步穩固博通在全球科技市場的競爭優勢。
隨著 AI 晶片業務的持續擴展,博通未來仍將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博通(Broadcom)股票的長期表現仍值得期待。
在考慮股票、指數、外匯(外匯)和商品的交易及價格預測時,請記住,交易CFD涉及較高風險,可能導致資本損失。
過去的錶現不能作為未來結果的指示。此信息僅用於提供信息,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
近期,美元/日圓的價格走勢受到東京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強勁數據的影響,從多周高點回落。這一變化反映了市場對日本經濟前景的重新評估,以及對美國經濟數據的期待。
比特幣的價格波動一直是投資者和市場觀察者關注的焦點。今天,比特幣的價格變化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從市場情緒到宏觀經濟環境,這些因素共同驅動了比特幣的價格走勢。
債券差價合約(CFD)是一種金融衍生工具,允許投資者在不實際擁有債券的情況下,對債券價格的變動進行投機。透過槓桿交易,投資者能夠以較小的資本投入來獲取較大的市場敞口。本文將探討債券差價合約的基本概念、槓桿的運作方式以及其風險與優勢。
set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