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s.com Logo

美國投資者持幣觀望:降息在即,現金為王?

8 min read

美國投資者持幣觀望:降息在即,現金為王?

儘管利率開始下行,美國投資者仍然持有巨額現金。數據顯示,絕大多數人並不願意將這些資金轉移到風險更高的投資項目上。 根據行業研究機構 Crane Data 的數據,上週貨幣市場基金的資產規模達到創紀錄的 7.7 兆美元。本月前四天,流入這類基金的資金超過 600 億美元。

貨幣市場基金吸引投資者

最近一波資金流入貨幣市場基金的浪潮始於 2022 年,當時美國聯準會啟動了升息週期。 因此,主要投資於短期政府債券的這類基金,收益率隨之上升,為投資者帶來了多年未見的高現金回報。 儘管股市大幅上漲並創下歷史新高,許多投資者仍然傾向於將投資組合中較大的比例配置在這種「類現金」資產上。

降息預期下,現金的吸引力

即使聯準會開始降息,這種情況也不太可能很快改變。 目前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率仍然遠高於 2010 年代初至 2020 年代初的水準,當時由於金融危機和新冠疫情的衝擊,利率被壓低到極低的區間。 從某些指標來看,目前美股的估值似乎處於歷史高位。 一些投資者寧願等待股價下跌,而且一次(甚至兩次或三次)降息也不會改變他們的想法。 「這確實是一堵『現金牆』,因為資金無處可去,」Crane Data 總裁彼得·克蘭 (Peter Crane) 說。 美國個人投資者協會 (AAII) 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個人投資者的現金配置比例仍然高於聯準會在 2022 年開始升息前幾個月的水準。

貨幣市場基金收益率優於銀行儲蓄帳戶

Crane Data 編制的 100 隻貨幣基金指數顯示,截至 8 月底,貨幣市場基金的 7 日年化淨收益率為 4.1%。 相比之下,根據 Bankrate 的一項調查,美國銀行儲蓄帳戶的全國平均年化收益率僅為 0.6%。 密西根州一位 64 歲的高管獵頭湯姆·沃德 (Tom Ward) 表示:「降息不會迫使我進場買股票。我對持幣觀望沒有任何意見。」 沃德將投資組合中約 40% 的資金投入貨幣市場基金,並計劃將大部分資金繼續留在其中,即使這意味著他可能會錯過股市中潛在的更高收益。

對持有現金的不同看法

Aptus Capital Advisors 的投資組合經理布萊恩·雅各布斯 (Brian Jacobs) 指出,儘管投資者可能會將更多資金轉入貨幣市場基金,但他們持有的現金總量仍然相對穩定。 事實上,數據顯示,投資者正在不斷提高股票的配置比例,並且自 2023 年以來股價的大幅上漲並未讓他們卻步。 雅各布斯說:「當一個社會的財富增加時,人們自然會持有更多現金。人們持有現金是為了『緩衝』,而不是因為它的回報率高於其他資產。」

機構和投資者對現金持有的不同觀點

儘管如此,華爾街的一些機構正在試圖說服投資者不要持有如此高比例的「現金儲備」。 法國興業銀行的一個策略團隊最近將建議的現金持有比例從 10% 降低到 5%,並建議投資者增加股票的持有量。 克蘭預測,貨幣市場基金的現金規模將在年底前繼續增長,如果到 2026 年基金總資產超過 8 兆美元,他不會感到驚訝。 他指出,11 月和 12 月通常是貨幣市場基金的「旺季」,公司和政府也可能暫時將資金存入貨幣市場基金,因為這些基金的回報率不會像美國國債那樣迅速地響應聯準會的政策。 一些投資者願意讓他們的錢「睡覺」,直到市場出現更明顯的下跌。 32 歲的精算師馬特·邦尼 (Matt Bonny) 表示,他不確定在此之前用現金換股票是否是正確的選擇。 多年來,邦尼幾乎將所有的儲蓄都投入了股市,但最近他開始將更多的錢轉入貨幣市場基金。 目前,這種類型的資產約佔他退休儲蓄的五分之一。 他補充說:「如果市場下跌到一個更合理的水平,持有一定比例的現金將非常有幫助。很難確定以目前的價格投資資金是否能達到我期望的回報率。」 除了這些,投資者可以探索其他的投資工具,像是政府公債和高評級公司債,這些產品或許能提供比貨幣市場基金更高的回報,且風險程度也相似。他們也可以觀察新興股市的投資機會,雖然長期來看可能提供更高的成長潛力,但同時也伴隨著更大的風險。 重要的是,投資者要記得分散投資是降低風險、提高達成財務目標的關鍵。在進行投資決策之前,應該諮詢合格的財務顧問。 進一步的考量點包括評估個人的風險承受度、投資時間軸以及整體財務目標。 了解這些因素可以幫助他們決定現金和其他資產類別之間適當的配置比例。 隨時掌握總體經濟趨勢和市場狀況,對於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也至關重要。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