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與沙烏地阿拉伯集結支持,推動兩國方案
法國與沙烏地阿拉伯準備於週一召開國際峰會,旨在爭取各方支持兩國方案以及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預計峰會將有眾多世界領袖參與,此舉可能激怒以色列與美國。
複雜的反應
以色列駐聯合國大使丹尼·達農宣布,以色列與美國將抵制這次峰會,稱之為「馬戲團」。達農批評此舉是「獎勵恐怖主義」,無助於解決問題。
相反地,英國、加拿大、澳洲與葡萄牙已於上週日宣布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法國與另外五個國家,包括比利時與盧森堡,計劃於週一跟進。然而,此舉並未獲得歐洲的一致支持,義大利警告這可能「適得其反」,而德國則表示擔憂,認為這將破壞透過談判達成兩國方案的努力。
以色列威脅吞併
以色列消息來源透露,以色列正考慮吞併部分被佔領的約旦河西岸,並對法國實施特定的雙邊制裁,以回應這些承認,儘管他們認為這些承認在性質上是象徵性的。
阿聯酋的警告
以色列的計劃可能產生可怕的後果,特別是可能疏遠像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這樣的關鍵盟友。作為全球石油強權與中東外交樞紐,阿聯酋已明確表示,以色列吞併約旦河西岸將代表觸犯「紅線」。阿聯酋外交事務國務部長拉娜·努賽貝警告說,「亞伯拉罕協議的本質是促進區域和平,而吞併將徹底摧毀這種精神。」
美國的警告
美國政府也向法國與其他國家發出威脅,強調將對任何「針對以色列的行動」採取反制措施。美國的警告被視為對法國總統馬克宏外交權威的直接挑戰,特別是這次峰會是在他的主持下舉行的。
及時的政治背景
這次峰會召開之際,正值聯合國大會召開前夕,也是以色列持續在加薩市進行軍事攻擊的第二年。2023年10月,哈瑪斯對以色列發動攻擊,造成1200人死亡,251人被挾持為人質。以色列隨即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造成加薩走廊超過650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多數為平民),並引發飢荒與大規模流離失所。
對哈瑪斯的否定
法國外交部長尚-諾埃爾·巴羅強調,承認巴勒斯坦國代表明確否定哈瑪斯,並要求其「完全不得參與加薩的治理」。聯合國大會也在其七頁聲明中呼籲「採取實際、有時限且不可逆轉的步驟」來實現兩國方案,同時譴責哈瑪斯並要求其投降並解除武裝。
對實際影響的質疑
法國此舉旨在打破小國對「批評以色列」的主導地位,並試圖透過主要國家的支持為兩國方案注入新的動力。但巴勒斯坦難民納比爾·賈比爾對此表示懷疑,他說:「即使澳洲、加拿大與法國承認巴勒斯坦,也不會有足夠的壓力迫使以色列讓步。」
以色列民意的立場
相反地,以色列人認為巴勒斯坦人一再拒絕和平提議。25歲的電影系學生塔瑪拉·拉韋赫說:「我們提出了五項和平計劃,但他們沒有接受任何一項。我們為何要與那些綁架並殺害我們人民的人和解?」
值得注意的缺席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美國拒絕發給他們入境簽證,巴勒斯坦總統馬哈茂德·阿巴斯與數十名官員無法親自出席峰會,被迫透過視訊參與。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作為峰會的主要贊助者之一,也因不明原因缺席,同樣透過視訊參與。
歐洲的分歧
歐洲聯盟成員國在此議題上的立場分歧,德國與義大利強烈反對承認,認為此舉可能「破壞談判的基礎」。相反地,西班牙、愛爾蘭與其他國家支持法國的行動。德國外交部長安娜萊娜·貝爾博克強調,當前的重點應該是「停火與人道援助」,而不是單方面改變現狀。
吞併約旦河西岸的影響
分析家指出,以色列吞併約旦河西岸可能導致亞伯拉罕協議完全崩潰,並在阿拉伯世界引發連鎖反應。阿聯酋暗示可能降低與以色列的外交關係,這將對美國在中東的戰略造成重大打擊。
不確定的未來
隨著峰會的臨近,國際社會正密切關注:由法國與沙烏地阿拉伯領導的這波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浪潮,是否會成為打破僵局的決定性一步,還是會成為引發更多衝突的導火線?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